攻上打擊榜第二名之後截圖 王博玄:我也有這種人生高光

謝岱穎

台鋼雄鷹開路先鋒王博玄雖然在7月12日對富邦悍將之戰,中斷連續9場安打紀錄,但近10場敲14支安打、20次上壘的表現依然驚人,連續上壘也來到19場,跟5月初打擊率還在2成以下的手感完全兩極,看著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打擊榜上,最高曾經位列打擊率第2名,王博玄笑說:「有截圖下來,想說我也有這種人生高光的時候。」

截到12日止,王博玄打擊率0.307在聯盟排名第三,安打66支排名第5,兩項數據都穩居球隊第一,上壘率也有0.364,只要能夠佔上壘包,經常可以為魔鷹和吳念庭等中心打者創下打點的機會。

王博玄在去年的菜鳥年中有409打席,打擊率0.283在聯盟排名第13,但今年開季前8場只敲出3支安打,打擊率降到只剩0.111,4月18日才首度突破2成,之後就在2成上下徘徊,一直到5月6日之後才開始穩步成長。

從貧打到狂打不過是2、3個月的時間,談到兩段時間的最大差別,王博玄說,「有調整一些技術面的東西,以數據來看那時候是真的不好,好壞球沒有分清楚,變化球的辨識有問題。」

揮棒機制和握棒姿勢都改變了,甚至連選球的想法也跟之前不一樣,但刺激成績進步的還有其他原因,就是根據當天會遇到的先發投手,每場比賽給自己一個適當的目標,「假設像之前遇到羅戈、黃博多,想說選到保送,就是對球隊有貢獻,當然還是會帶著擊球策略上去攻擊,畢竟對方投手確實比較好,打安打可能沒那麼容易,給自己一點比較簡單可以達成目標。」

這樣的方式讓他得失心沒有那麼重,數據提升之後,信心也就來了,「打得好,就會更大膽去執行策略,不像剛開季打不好時會著急,急了就會無法維持自己的步調。」

數據穩定成長之後,王博玄才會更仔細去觀察細節,去看看OPS(上壘率+長打率),甚至是一些進階數據,會知道自己跟聯盟一些頂尖打者,像是魔鷹、許基宏、林安可或吉力吉撈.鞏冠等人還是有些差距,但落差在無法一下子就迎頭趕上的長打能力,就更不會太心急。

倒是注意到自己的二壘打產量相較於去年是少了很多的,去年全季14支,今年已過半季卻只有4支,王博玄說,「今年我的長打都不是飛過外野手那種,都是打到兩個人中間,今年還發現有被佈陣的感覺,去年打出去的安打球,今年有些是被接殺,或本來可能是二壘打的,但今年變一壘打。」但無論有什麼改變,都還是盡量做到確實擊球,以及配合球隊的策略或戰術。

相關文章